中亞五國—烏茲別克斯坦篇

烏茲別克斯坦

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之一,位於亞洲中部,地處內陸,距海遙遠,氣候乾旱,屬於溫帶大陸性清喉,地表植被稀疏,以溫帶荒漠為主,全國多依賴於冰川融水提供水源,農業多種植棉花,被譽為白金之國,首都塔什干。

烏國首都塔什干

烏茲別克斯坦周圍分別與阿富汗、土庫曼斯坦、哈薩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內陸國家相鄰,所以是一個雙重內陸國家
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(烏茲別克語: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,英語: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),簡稱烏茲別克斯坦,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,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(另一個為列支敦斯登)

著名的「絲綢之路」古國,歷史上與中國通過「絲綢之路」有著悠久的聯繫。依靠絲綢之路的貿易,布哈拉與撒馬爾罕終於成為極為富裕的河中地區城市。玄奘往印度取經,曾路過這裡,當時叫赭時國,中國古稱石國。

烏茲別克斯坦共擁有4項世界文化遺產,分別是布哈拉歷史中心、希瓦的伊欽卡拉、撒馬爾罕文化交匯之地、沙赫里薩布茲歷史中心。


烏茲

撒馬爾罕
古城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第二大城市,位於首都塔什干西南270公里的澤拉夫尚河谷地,人口50多萬,其中塔吉克族占多數,市內通用的不是烏茲別克語,而是塔吉克語。撒馬爾罕是中亞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,處於中國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,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和著名的旅遊城市。

布哈拉古城
布哈拉,是位於烏茲別克斯坦西南部的一座城市,也是該國第五大城市和布哈拉州的首府。布哈拉在唐代稱為捕喝、安國,王姓昭武,為昭武九姓之一。布哈拉在梵文是指修道院與學術中心。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另一座大城市撒馬爾罕一樣,布哈拉的塔吉克人占多數人口,伊朗文化占優勢。在蘇聯把布哈拉劃給烏茲別克後,塔吉克斯坦的人一直有收回布哈拉的企圖。

伊欽內城
希瓦古城位於烏茲別克斯坦阿姆河下游的希瓦綠洲上,位於烏茲別克斯坦西南邊界。建立於公元4世紀,歷史上是旅行商隊的必經驛站。16世紀時為希瓦汗國都城。據傳其名由突厥語「乾燥的」一詞演變而來,此城僅次於中亞卡拉庫姆沙漠附近,氣候異常乾燥。中亞古諺說:「我願出一袋黃金,但求看一眼希瓦。」由此可見希瓦之迷人。希瓦分為兩部分,新城迪昌喀拉和伊欽喀拉(伊欽內城)組成,希瓦的伊欽內城是獨特的伊斯蘭城區和文化博覽城,所有的歷史古蹟都得以完好地在內。這裡有宮殿、清真寺、禮拜殿、宣禮尖塔、經學院、浴室等組成。199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,伊欽內城被列入《世界遺產目錄》

沙赫里薩布茲
沙赫里薩布茲,舊稱渴石、竭石、乞史等,是一座沒有被俄化的烏茲別克小城,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南部,由卡什卡達里亞州負責管轄。沙赫里薩布茲被認為是公元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期途徑之地之一。中世紀時,為西域史國後來的國都。1336年,帖木兒誕生於此地,並隨後締造了橫貫中亞的帖木爾帝國。帖木爾將沙赫里薩布茲作為他夏日的居住地,並設為帖木爾帝國的陪都,建設新的宮殿。2000年,沙赫里薩布茲歷史中心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